目前,國內模具鋼還不能全部滿足國內模具行業的需求。每年約有25%的模具需要從國外進口,主要是中高檔模具。原因之一是國產合金鋼在品種、質量、尺寸、規格、性能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的進口模具鋼存在一定差距。
從模具鋼市場分布格局來看,高檔市場這一占主導地位的模具鋼市場,迄今為止,國產模具鋼的占有率較少,而這一市場將是國內模具業發展的趨勢,潛在市場很大。
根據其材質和用戶使用情況,國內模具鋼可分為低、中、高檔三個方面。
1.低檔市場
主要是一些日常硬件和塑料制造商使用的模具。對模具鋼沒有特殊要求,只要價格低,不需要國有大型鋼廠的產品,更不用說進口產品了,通常選擇農村或私營企業的產品。
2.中檔市場
主要是國內中型模具制造企業。模具鋼要求嚴格,保證材料穩定,價格適中。國產模具鋼基本采用,但注重產地。一般以上國有產品為主,如五廠、撫順特鋼、大治特鋼、長城鋼廠等,價格約為進口模具鋼的1/3。
3.高檔市場
主要是外資(包括港資、臺資企業)和出口模具制造商。對模具鋼的質量要求較高,通常通過國際招標組織供應或由母國提供,因此絕大多數是進口產品,少量使用中國優質材料,模具鋼的進口價格是國內的近兩倍。
一些專家認為,汽車從微電子元件到車身、輪胎等,包括塑料、玻璃、銅、鋁、鋼等不同強度和表面狀態,在任何汽車零部件的生產過程中,如果各部件的物理性能、外觀質量完全滿足設計要求,必須保證模具的質量。
模具用戶首先要求模具不得完全失效,即模具不得整體開裂;其次,模具用戶要求生產的第一部分具有與最后一部分相同的物理性能、外觀和尺寸公差,因此模具材料必須保證足夠的強度。
專家表示,隨著汽車輕量化的發展,壓鑄件的生產往往采用更高的壓力和更自動化的壓鑄機。因此,模具的工況惡化,要求模具材料具有優異的紅硬度(高溫屈服強度)和延展性(可塑性)。
一些專家認為,模具鋼確實是一個困擾模具制造商的問題,特別是對于那些大中型模具制造商,如:大模塊模具鋼、國內模具鋼可選性和可靠性低,不能滿足非常緊密的項目的時間要求,因此,模具制造商必須使用高成本的進口模具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