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億元直接股權投資支持】《廣州市關于加快粉末冶金產業發展工作方案》
《廣州市關于加快粉末冶金產業發展工作方案》
為加快實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戰略,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引導粉末冶金產業加快發展,助推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支撐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做大做強新材料產業,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發展目標
二、主要任務
(一)發展粉末冶金全產業鏈。
從2020年開始,建立重點企業清單,設置分類標簽,大力培育我市粉末冶金示范企業。延伸產業鏈和提升價值鏈,利用粉末冶金技術開發適銷對路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新裝備,發展增材制造、異質連接、表面工程、海洋涂料等新型粉體材料應用技術,提升粉末冶金相關企業規模和效益,拓寬粉末冶金應用領域,推動粉末冶金產業跨界融合發展,大力扶持重點項目,實現產業發展新突破。鼓勵現有粉末冶金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支持企業擴產增效或設備更新項目申報省、市財政資金。(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科技局配合)
(二)突破高端粉末制備瓶頸。
針對廣州乃至國內高端粉末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大的現狀,培育高科技粉體制備企業,重點突破面向增材制造、表面工程的多路徑高品質粉末制備技術,包括常規粉體氣霧化、水氣聯合霧化、射頻等離子球化、等離子旋轉電極霧化、等離子絲材霧化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力爭實現高端粉體制備國產化。支持相關材料納入《廣州市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并優先向國家和省首批次目錄推薦,爭取到2023年有10種以上相關材料納入國家、省、市重點新材料目錄。對屬于國家、省、市首批次目錄的產品,市財政按相關規定給予補助,具體參照當年度《廣州市促進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資金項目申報指南》要求執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科技局配合)
(三)解決粉末冶金應用難題。
瞄準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醫療器械等重點領域應用,突破微型和大尺寸復雜精密零部件成型燒結技術,重點包括金屬粉末注射成形、熱等靜壓等關鍵技術,緊跟新能源汽車、節能綠色家電、智能制造、3D打印等行業發展趨勢,研發新型磁性材料和高技術、高附加值零部件及其智能制造、3D快速成型等相關技術,提升粉末冶金零部件在汽車、家電、電子等重點行業使用的數量與質量,爭取到2023年重點行業使用粉末冶金零部件總體數量比2019年提高30%以上。支持軍民兩用粉末冶金新材料在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應急救援裝備等領域的研究及產業化應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科技局配合)
(四)填補粉末冶金高端裝備空白。
(五)搭建產業創新平臺。
在2021年前,依托國家鈦及稀有金屬粉末冶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整合廣東省材料與加工研究所、華南理工大學等粉末冶金方面優勢科研院所、高校和相關企業優勢資源,組建廣州市粉末冶金產業集群促進中心(以下簡稱促進中心)。促進中心集技術研發、產業孵化、專業檢測、技術轉化、信息交流、市場對接等多功能為一體,以應用基礎研究為重點,以解決市場需求共性技術為導向,打造根植廣州市、聚焦大灣區,服務全中國、面向全世界的區域性粉末冶金行業發展協同創新平臺。市財政對促進中心孵化的創新成果產業化項目,給予最高不超過項目總投資30%的補助,支持額度最多不超過500萬元;或者給予最高不超過1億元的直接股權投資支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科技局配合)
(六)打造綜合型產業基地。
在材料制備領域提高生產集中度,形成聚集效應,從2020年開始,由各區自愿申報,打造廣州市粉末冶金產業園,通過引進專業的運營團隊,為創業企業提供管理、資金、技術、人才等全方位的支持。支持區財政專門制定粉末冶金產業相關園區、企業和機構的租金費用補貼政策,市級財政按照1:1比例擇優給予配套支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科技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區政府配合)
(七)構建公共服務體系。
充分發揮廣東省粉末冶金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粵港澳大灣區金屬新材料產業聯盟、廣州市新材料促進會等專業行業組織作用,共同搭建跨產業交流平臺,每季度召開一次以上技術交流會、成果交易會、產品展示會等多種形式的標桿性、周期性活動,助力粉末冶金企業技術突破、市場拓展、跨界融合。在2021年前,推動“兩聯盟一促進會”共同搭建粉末冶金行業公共情況信息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國內外發展動態情況、新技術突破、新產品介紹、新政策解讀、新需求共享等服務,為政府相關部門提供行業“專精特新”企業目錄、招商目錄和產業路線圖。(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科技局配合)
(八)擴大對外開放合作。
以加強粉末冶金技術在汽車、電子、家電等行業應用為重點,深化與深圳、佛山、東莞等大灣區城市在粉末冶金產業方面合作。借鑒“中國-烏克蘭巴頓焊接研究院”模式,積極開展與獨聯體、奧地利、瑞典、德國、日本等粉末冶金強國以及中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等國內領先單位合作,共同開展項目攻關,共建國際一流的粉末冶金技術產業創新中心。鼓勵粉末冶金相關企業出外參展辦展,積極吸引國內外粉末冶金優質資源在廣州企業轉移嫁接、落地轉化。(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科技局配合)
三、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協調。
進一步發揮好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專項小組作用,整合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資源,激發市場主體積極性,加大政策扶持,支持企業圍繞粉末冶金產業發展,協調粉末冶金相關工作,研究解決推進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相關單位配合)
(二)加強財政金融支持。
發揮好廣州市促進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作用,積極引導各類資本參與粉末冶金方面企業投資、并購和高端項目開發;支持產融合作,創新基于構建完整產業鏈的互惠合作融資模式;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鼓勵粉末冶金基礎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優化粉末冶金類企業融資環境,拓展上市等融資渠道,支持金融機構開展面向粉末冶金高科技企業的專利質押等特色金融服務,依托風險投資、股權投資等金融資本推進產業發展。(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科技局、財政局、市場監管局、地方金融監管局配合)
(三)提升人才隊伍。
實施廣聚英才計劃,優化實施產業領軍人才“1+4”政策,圍繞廣州市粉末冶金產業發展需求,加快粉末冶金高科技人才與市場緊缺人才的培養引進步伐。強化企業在專業人才培養投入上的主體作用,支持相關企業建立院企、校企聯合培養人才新體制,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與廣東省材料與加工研究所、華南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所、高校聯合定向培養碩士、博士,共建博士后培養平臺。鼓勵相關單位建立公共輔導培訓平臺,培養廣州粉末冶金產業發展所需專業技術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和技術工人。對符合申報要求的粉末治金產業高層次人才,按規定享受住房補貼或申請入住市本級人才公寓。(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科技局、教育局、住房城鄉建設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按分工負責)
關于加快粉末冶金產業發展工作方案分工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